野蛮人是早期游戏阶段的主要威胁之一,其刷新机制和进攻模式需要玩家充分理解才能有效应对。野蛮人营地不会出现在已探索的视野范围内,且与城市或其他营地保持一定距离。营地数量与开局文明数量成正比,因此高文明数量的地图早期会面临更多蛮族骚扰。侦察兵是蛮族行动的关键,一旦发现玩家城市并返回营地,会触发爆兵机制,导致短时间内大量蛮族单位围攻玩家。应对的核心在于及时清除营地或拦截侦察兵,避免其传递信息。
野蛮人部队分为劫掠部队和攻城部队两类,前者规模较小但行动迅速,后者则是主力军且会持续增援。早期特殊兵种如蛮族骑手、弓骑手和桨帆船虽有一定威胁,但战斗力处于合理范围。需蛮族科技水平会随主流文明进步而提升,当半数文明掌握某项科技后,蛮族也会同步获得该技术加成的单位。因此长期忽视蛮族可能导致其后期单位质量远超预期,增加清剿难度。
防御野蛮人的战术重点在于早期军事布局。开局建议优先生产1-2名侦察兵探索周边,配合初始勇士形成联防。政策卡选择对蛮族+5攻击力的军事政策可显著提升清剿效率。若发现营地,应立即派遣单位贴靠营地边缘,通过攻击-回血循环逐步消耗守军。海上蛮族需依靠早期战舰控制,沿岸布置弓箭手仅能暂时缓解压力,无法根治威胁。
主动进攻野蛮人营地时需注意地形与单位搭配。丘陵和森林提供防御加成,合理利用可减少战损。远程单位如投石兵是前期主力,但需确保近战单位保护其安全。清除营地后,营地所在单元格的魅力度会恢复,这也可作为判断未探索区域是否存在营地的间接依据。长期控制蛮族的关键在于持续扩大己方视野覆盖,减少营地刷新空间,同时保持边境军事存在以快速应对新出现的威胁。
对于已形成规模的蛮族部队,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比分散作战更有效。优先消灭支援类单位如建造者劫持者,可限制营地后续产能。若多文明共存地图中蛮族过于活跃,可引导其侦察兵转向其他文明领地,转化矛盾。后期获得特定奇观或总督技能后,甚至可收编蛮族单位为己所用,但该策略需要精确的时机把控和资源调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