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原级支援型舰船的核心加点方向应优先强化维修无人机系统,具体顺序为机载弹药强化→机载武器维护→辅助攻击雷达→弹药补充加速→载机维护加速。该舰船搭载的维修无人机是其战场价值的关键,两次维修量强化可累计提升20%治疗效率,同时缩短无人机返回冷却时间能显著提高持续支援能力。策略技能紧急维修需投入20点技术值激活,在舰船血量低于20%时触发40秒的自愈效果,属于生存向的保底选择。
装甲系统的强化需兼顾物理防御与能量抗性,推荐装甲刚性强化→装甲淬火处理→装甲能量涂层→龙骨结构增强的加点路径。由于苔原级通常部署于舰队中后排,面对流弹或范围伤害时,能量抗性优先级略高于物理护甲。武器系统中的通用火炮和鱼雷模块输出效率较低,技术值紧张时可放弃加点,将资源集中用于提升生存或支援性能。防空无人机系统在当前版本机制下效果有限,仅需基础解锁即可。
与同类支援舰卫士级相比,苔原级的优势在于更高的理论维修量和更安全的站位。卫士级虽然冷却更快且附带脉冲武器,但需要前置部署容易提前损毁。苔原级通过后排站位能稳定提供战场维修,但需注意其基础移速较慢,必要时可分配少量技术值提升引擎系统。载机型号的苔原级需完全改变加点策略,重点强化战机通信系统提供的15%命中与10%闪避增益,但会彻底丧失维修能力。
实战中苔原级的维修量会受锁定速度影响,建议优先确保辅助攻击雷达的加点完成。中期可考虑补充态势感知系统以提升生存能力,该系统能降低被导弹命中的概率。后期若技术值充裕,可进一步强化无人机系统的冷却缩减和弹药补充效率。需支援舰的维修效果存在递减效应,单支舰队配置1-2艘即可,过量编组会显著稀释输出能力。
该舰船的加点需根据战场环境动态调整,对抗高爆阵容时需侧重能量抗性,遭遇持续火力则需平衡护甲与维修效率。维修无人机的运作机制要求保持与友军的有效距离,过远会导致治疗失效。尽管苔原级存在机动性不足等问题,但其稳定的范围维修仍是中后期舰队的重要支撑力量,合理加点后能显著提升队伍持续作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