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打4级基地需要合理规划舰队配置与战术执行。首先需明确敌方防御设施布局,通过扫描功能获取基地内防御塔、舰船驻守等关键信息。建议组建以驱逐舰为主力的混合编队,搭配少量护卫舰承担前排伤害,确保舰队具备对中型舰船的针对性输出能力。攻城时优先摧毁防空设施,为后续舰队推进创造安全环境。
资源准备是攻打4级基地的重要前提。确保金属与晶体储备充足,用于战前维修和战后重建。工程舰采集效率需通过升级仓库强化与采集加速技术提升,建议将中型工程舰作为主力采矿单位。若资源紧张,可暂时放弃重氢采集,集中保障金属与晶体供应。攻打前需预留至少2小时资源产量作为应急储备,避免因战斗损耗导致发展停滞。
战术执行阶段需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。首轮攻击应派遣高速侦查舰建立计划圈,获取曲率航行坐标缩短主力舰队行进时间。交战初期集中火力消灭敌方护卫舰群,随后利用驱逐舰的鱼雷或导弹系统针对巡洋舰类目标。注意控制舰队撤退阈值,当舰船耐久度低于40%时立即撤回维修,避免不必要的战损。若敌方增援舰队出现,可派遣次级舰队进行牵制。
占领基地后立即部署前哨站进行资源对接,优先连接金属矿点提升基础产量。受损舰船需返回基地船坞进行完整维修,不可依赖舰队仓储的临时维修功能。建议保留部分工程舰在占领区域持续采集,同时将主力舰队调至安全区域休整。定期检查基地防御设施建设进度,防止敌对势力反扑。需持续优化舰船技术值分配,重点强化驱逐舰的火控系统与护甲属性。扫描功能应定期使用以监控周边敌对活动,特别是在资源矿区等高价值区域。舰队编制可逐步加入巡洋舰提升综合战力,但需注意指挥值消耗与资源供给的平衡。